今本阳明病,尚见浮迟浮缓之脉,汗虽多,仍微恶寒,尚是太阳风伤卫表症,故重申解肌散表之治也。心下痞而硬,而下利者,通因通用之下症也。
自二月春分节起,至四月立夏终止。导赤各半汤见腹痛。
夫浮则为表,沉则为里,迟则为寒,数则为热,此以浮沉分表里,迟数分寒热者也。此言戒谷食,并用寒凉,微下大肠,损其腹中之谷食,兼清其余热,宜用枳壳、木通、川连、大黄、黄芩、山栀以治之;或栀子豆豉汤加枳实、大黄,同食复主治亦可。
是以多感于房劳辛苦之人,安乐者未之有也,俗名瘟病。蝉蜕(去头足、土,净,五钱)上为末。
故曰∶恶寒身痛,太阳症未罢,不可下。一名热厥,是阳气郁内,不能四布于外也,以祛里热为主。
然中风风温症,必带恶寒恶风、身痛头痛之表症;若阳明里热,自汗出热不退,则无恶寒身痛之表症,反有恶热口渴里热之症,此症之分别者也。苍术汤、胃风汤治湿伤气分,白痢便脓;地黄汤、芍药汤主热伤血分,赤痢下血。